圩美·磨滩:小村庄里的大变化
党的圩美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磨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小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庄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变化扎实推动乡村产业、圩美人才、磨滩文化、小村生态、庄里组织振兴。变化在包河,圩美以大圩镇磨滩村为样本,磨滩对照产业兴旺、小村生态宜居、庄里生活富裕等要求,变化正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崭新实践。
开车沿着花园大道一路向东,昔日主打葡萄产业的农业乡镇大圩镇正迎来另一幅发展光景。虽已是小雪时节,但这里还藏着最后一抹秋色,新河湖畔林水相见、色彩斑斓,俨然一幅江南水乡意蕴。
大圩镇磨滩村,距离主城区约16公里,三四年前还是合肥近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村民们或务农或外出打工。如今,乡村、民宿、稻田、露营……众多“网红要素”齐聚,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了一处“宝藏打卡地”。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这里成为合肥市民近郊游的首选地,精品民宿几乎“一房难求”。
“圩美·磨滩”是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近年来,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我区成立区属国企——包河区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利用磨滩村原有的村庄肌理和自然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主题度假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据悉,“圩美·磨滩”项目占地约4200余亩,总投资约15.3亿元,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湿地、精品民宿、民俗街区、休闲农业和度假酒店。其中,精品民宿板块已基本完工,在设计理念上融入“渔、樵、耕、读、茶”等不同主题文化元素,留住乡愁文脉,让游客沉浸自然乡野。
搭上“文旅快车”,让磨滩这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小村庄迎来了“高光时刻”,原本沉寂在岁月中的乡野村路、水塘沟渠、林木民舍,在匠心雕琢中重焕生机。除了肉眼可见的生态环境变化,启动“圩美·磨滩”乡村振兴项目,还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增收。
46岁的黄典飞是土生土长的磨滩人,在外做了二十多年的水电工,今年9月,黄典飞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成功入职“圩美·磨滩”,负责景区的水电维修工作。“以前在外打临工,总感觉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公司还缴纳五险一金,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心里踏实多了。”
此外,黄典飞还多了一个身份——磨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股东”。2019年磨滩整村征迁后,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们以土地使用权流转入股参与“圩美·磨滩”乡村振兴项目,按照“保底分红+增益分红”原则,每年可获得2000元/亩分配收益。去年春节前,包括黄典飞在内的376户磨滩村民迎来了项目首次分红,黄典飞家的一亩来地收到了2400多元的分红款。
“下一步,我们将把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入股项目收益和集体经营性资产所获得收益用作可持续发展资金,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分红的良性发展格局,让村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红利。” 磨滩村党总支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刘钰表示。(杜静 明薇 王娟 叶玉庭)
- [2025-05-08 23:56]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4%
- [2025-05-08 23:54] 国家医保局: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 [2025-05-08 23:52]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 [2025-05-08 23:41] 【文化评析】网络文学独特风景何以绘就
- [2025-05-08 23:39] 中国消费者协会升级“企业售后服务查验宝” 帮消费者避开钟表黑维修
- [2025-05-08 23:33] 红色演艺、“简述中国”、古乐演奏……清明假期“文博游”火热
- [2025-05-08 23:18]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
- [2025-05-08 22:57]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
- [2025-05-08 22:48]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
- [2025-05-08 22:33] “转角遇见美”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
- [2025-05-08 22:31] 安徽省果树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
- [2025-05-08 22:29] “颍上村嫂”凝聚社会治理“她”力量
- [2025-05-08 22:27] 河南武陟: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 [2025-05-08 22:24] 赶全国非遗“大集”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 [2025-05-08 22:20]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 [2025-05-08 22:00]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 [2025-05-08 21:49]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
- [2025-05-08 21:37]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
- [2025-05-08 21:36]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 [2025-05-08 21:27]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天雨流芳”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